潛江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解讀
潛江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解讀
?
一、規劃編制背景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對接黨中央支持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根據省委確定的“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格局和科技強省的建設要求,圍繞“沖刺五十強,建設新潛江”藍圖落地落實,市科技局依據《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了《潛江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規劃基本情況
《規劃》共分潛江市科技創新“十三五”工作情況,潛江市科技創新面臨機遇與挑戰,“十四五”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十四五”科技創新的主要任務,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重點,加快民生和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創新、重點實施工程,保障措施八個部分。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科技創新資源潛力充分釋放,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特色突出、支撐有力、創新引領的創新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全市自主創新能力、科技競爭力和科技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培育出一批擁有知名品牌的研發機構和龍頭企業,涌現一批新型產業業態,在若干關鍵技術、核心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占據國內領先優勢,依托科技創新支撐實現產業倍增,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具有潛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成為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的樣板典范和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引擎。
(二)具體目標
序號 | 指標名詞 | 2020年 現狀 | 2025年 目標值 |
1 |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 | 1.72 | 年均增速14 |
2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研發機構比重(%) | 12 | 50 |
3 | 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人年) | 26.66 | >70 |
4 | 高新技術企業數(家) | 55 | 180 |
5 |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家) | 39 | 160 |
6 |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 16.5 | 達到省平均水平 |
7 |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 | 16.96 | >12 |
8 |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件/萬人) | 1.51 | 2.14 |
9 | 年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數(項) | 15 | 50 |
10 | 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額(億元) | 9 | 16 |
11 | 眾創空間、孵化器總面積(平米) | 10000 | 50000 |
12 |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 | 10.2 | 16 |
(三)主要任務
一是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改革。二是著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三是深入實施“創新型縣市”創建工程。四是全面推進校院地協同創新。五是大力提高科技服務民生能力。堅持以人為本、科技服務民生的核心理念,把發展成果更多轉化為惠民實效。
(四)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重點
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及新材料產業、光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機械制造產業、現代農業、智能家居產業、紡織服裝產業等八大產業。“十四五”時期,將實施科技項目40項,建設科技研發平臺22個。
(五)加快民生和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創新
主要包括衛生健康、節能環保、互聯網深度融合等3個方面,其中互聯網深度融合涉及“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商貿+物流”、“互聯網+城市管理”、“互聯網+醫療+養老”、“互聯網+生活”、“互聯網+文化”。
(六)重點實施工程
一是實施“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工程;二是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三是實施“產業發展創新”工程;四是實施創新人才集聚工程;五是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程;六是實施“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工程;七是實施“體制機制創新”工程。
三、規劃實施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增加科技投入,營造創新氛圍,強化督查考評,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