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時間 2022-09-09
訪談嘉賓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工會主任周敏先生,市醫保局黨組成員、總會計師衛兵先生,市就業局副局長吳云女士
內容簡介 潛江市“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圍繞就業與保險主題,介紹相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們在這里舉行“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八大以來,潛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現在,我們舉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圍繞就業與保險主題,介紹相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工會主任周敏先生,市醫保局黨組成員、總會計師衛兵先生,市就業局副局長吳云女士。 ????????????
首先,請周主任介紹我市就業工作相關情況。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工會主任周敏: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市人社部門積極作為、提前謀劃、精準施策,以全面落實國、省、市“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政策為主線,扎實開展重點人群就業援助服務,確保了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今年以來,我市城鎮新增就業5022人,完成省年計劃7400人的67.8%,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790人,占年計劃2100人的85.2%,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01人,占年計劃1000人的80.1%;累計開展城鄉勞動力就業創業培訓109期,培訓3436人,其中技能培訓72期,1821人,創業培訓37期,1615人;全市失業保險參保43597人,基金支出1525.08萬元,失業保險金288.1萬元,為享待人員繳納基本職工醫療保險費32.45萬元,發放技能提升補貼211.2萬元,發放失業補助金97.03萬元;穩崗返還896.3萬元;新增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785人;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184010人,市外勞務輸出129716人,市內轉移就業54294人;新增返鄉創業528人,帶動就業2881人。
各項特色工作成效明顯。一是通過技能提升強化就業本領促進就業。技能是“穩就業”的關鍵舉措,市人社部門聚焦職業技能提升,以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助力區域經濟發展為核心,全面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市人社部門大力實施“產業發展人才培養計劃”,建立健全需求清單,結合勞動力市場需求和本地勞動力特色,確定了家政護理、育嬰師、叉車工、焊工、茶藝、糕點師等主要培訓項目,創新開設“抖音直播自媒體”等新業態技能培訓班,探索成立江漢職院服裝學院,主導開設油田技工學校“化工班”,做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缺什么就培訓什么”。二是加快勞務品牌培育。繼續做好“潛江裁縫”和“潛江龍蝦工”勞務品牌創建工作,通過精心打造勞務品牌促進就業名片,今年6月,“潛江裁縫”榮獲湖北省第四批十大勞務品牌稱號,在全省第五屆“中國創翼”“才聚荊楚·創立方”勞務品牌專項賽,代表“潛江龍蝦工”參賽的湖北潛網生態小龍蝦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獲得一等獎,成功晉級全國總決賽;代表“潛江裁縫”參賽的湖北金漫盈服裝有限公司獲得優秀獎。在勞務品牌形象代言人全國網絡評選活動中,“潛江裁縫”“潛江龍蝦工”形象代言人斬獲全國20強。掌握一技之長是就業的敲門磚,品牌的打造則能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聚焦我市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大力開展縫紉、烹飪等工種培訓,著力培育“潛江裁縫”“潛江龍蝦工”特色培訓品牌,不斷提升技能人才供給質量,以技能提升促進高質量就業創業。三是提高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結合市域內企業用工需求,高校畢業生和失業人員的求職愿望,加大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舉辦頻率,先后舉辦了“春風行動” “民營企業招聘周” 、“工業園區專題招聘會”“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 “助殘日專題招聘會”等招聘會30余場次,其中線上招聘會10場。參會企業670余家,提供崗位21000余個,達成初步就業意向人數8500余人,達成技能培訓意向人數1500余人,得到供求雙方的一致好評。四是創新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模式。積極推進“1300”(1分鐘申請、3分鐘審核、人工0干預、群眾0跑腿)線上擔保貸款新模式,今年以來,新增返鄉創業完成省年計劃的54%,共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14人,補貼金額7萬元,其中返鄉創業人員9人、高校畢業生5人,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88筆,3.3億元,其中個人創業擔保貸款1468筆,2.9億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20家,4161萬元。五是“零工驛站”建設穩步推進。為更好的保障零工群體就業,結合城市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靈活高效、優化服務”的原則,在市中心城區北門、東門優選人流量大、商業發達、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建設零工驛站,通過“政府主導+市場化管理”的模式開展運行,著力打造靈活、高效、便利的“就業之家”。首家零工驛站場地面積24平方米,配備電腦、空調、飲水機、休息長椅等設備,自運行以來,日均進場50余人,發布就業信息4000多條。六是政策性穩崗成效明顯。援企穩崗促就業政策實施以來,我市通過“免申即享”方式,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共分兩個批次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涉及企業880家,發放資金896.3萬元,穩定就業崗位21689個。
下一步,市人社部門將持續釋放失業穩崗返還、擴崗補助、技能提升補貼、見習補助、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失業保險金等一系列政策利好,重點關注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退捕漁民、零就業家庭等重點群體就業,不斷完善技能提升促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圍繞穩就業保就業,促進高質量就業,為我市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貢獻更多人社智慧和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主持人:謝謝周主任的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前通報所在新聞單位名稱。
記者一:小額擔保貸款是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實施的一項促進創業和再就業措施,對擴大就業、促進創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請問,我市創業擔保貸款有些什么具體政策?
市就業局副局長吳云:謝謝您的提問。在我市依法自主或合伙創業(含個體工商戶、合伙經營、開辦公司)的城鄉勞動者(含外地來潛創業人員),具體包括: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刑滿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含大學生村官和留學回國學生)、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農村自主創業農民都可以辦理創業擔保貸款。
小型、微型企業一年內新招用人數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的15%(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8%),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無拖欠職工工資、欠繳社會保險費等嚴重違法違規信用記錄,可以得到財政貼息。
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20萬元;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按每人最高不超過20萬元,總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額度實行“捆綁式”貸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對還款積極、帶動就業能力強、創業項目好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可繼續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最高3次。
市人社部門一直將創業擔保貸款作為一項幫扶就業創業的重要民生工程來抓,成效顯著,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88筆,3.3億元,其中個人創業擔保貸款1468筆,2.9億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20家,4161萬元。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宣傳,讓創業者充分了解優惠政策,持續優化經辦流程,做好貸前、貸后服務。有意者請到行政服務大廳就業綜合窗口辦理,謝謝大家。?
記者二:近日,我市出臺了《潛江市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實施細則》,能詳細說說出臺的背景和意義嗎?另外,醫療救助對象范圍包括哪些?關于四類對象的醫療救助待遇,是怎樣規定的?
市醫保局黨組成員、總會計師衛兵:2021年10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就做好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2022年8月5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本地區統一的醫療救助具體政策,自2022年9月1日起實施。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應保盡保、保障基本”,“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實施細則》。旨在著力減輕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推動民生改善更可持續。
《實施細則》中明確指出,將醫療救助對象分為四類:一類對象為城鄉特困人員、孤兒;二類對象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返貧致貧人口;三類對象為城鄉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包含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和突發嚴重困難人口);四類對象為因病致貧重病患者和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困難人員。各類醫療救助對象根據相關規定實行動態管理。
關于四類對象的醫療救助待遇,規定如下:一是資助參保。一類醫療救助對象,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年度個人繳費標準給予全額資助(2022年個人繳費標準為350元/人);二類醫療救助對象,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年度個人繳費標準的90%比例給予定額資助;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過渡期內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年度個人繳費標準50%比例給予定額資助。
二是門診慢特病醫療救助。對醫療救助對象因慢性病需長期服藥或因患重特大疾病需長期門診治療,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符合我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的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給予門診慢特病醫療救助,醫療救助不設起付線,救助比例為60%。
三是住院醫療救助。對救助對象規范就醫發生的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含門診視同住院和“雙通道”藥品),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支付后,個人自付部分按規定給予醫療救助(含基本醫保住院起付線)。一、二類救助對象不設醫療救助起付線,救助比例分別為100%、75%;三類、四類救助對象起付標準分別為2700元、6500元,救助比例為65%、55%。門診慢特病醫療救助和住院醫療救助共用年度救助限額,年度救助限額為5萬元。
四是托底保障措施。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醫療救助對象,經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以上的部分(2022年為7500元),且有返貧致貧風險的人員,經規范的申請、審核程序,一、二類對象市域內按90%給予傾斜救助,市域外省域內按規定轉診的,按85%給予傾斜救助;三、四類對象市域內按75%給予傾斜救助,市域外省域內按規定轉診的,按60%給予傾斜救助。傾斜救助年度封頂線為30萬元。
記者三:近年來,失業保險在支持企業穩崗、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等方面出臺了許多政策。請問今年還將采取哪些措施,釋放哪些政策紅利?
市就業局副局長吳云:謝謝您的提問。失業保險兼具社保和就業雙重屬性,也具有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三重功能。今年,失業保險繼續實施一系列階段性、組合式穩就業保民生政策,進一步加大援企穩崗、技能提升、兜底保障力度,積極助力“六穩”、“六保”。
失業保險穩崗返還
為了幫助各企業盡快渡過當前難關,市人社部門提前采取數據比對方式篩選了符合穩崗返還條件的企業。5月26日發放首批穩崗返還資金,發放穩崗返還資金484.6萬元,惠及企業448家。8月14日發放第二批穩崗返還資金,發放穩崗返還資金411.7萬元,惠及企業432家。共計發放穩崗返還資金896.3萬元。穩定就業崗位21689個。
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
職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以申請技能推升補貼。符合條件的參保職工都能享受到技能提升補貼,激勵和引導廣大企業在職參保職工提高職業技能,增強就業穩定性。截止目前,已為1033人發放技能提升補貼211.2萬元。
一次性擴崗補助
企業招用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大學生,可以申領一次性擴崗補助。該項政策出臺后我局第一時間擬定《潛江市一次性擴崗補助申請指南》,發布在市人社局公眾號、就業服務大廳和各鄉鎮人社中心一體機中,并利用群發短信、抖音以及電視飛播等方式進行政策推送。目前已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9000元。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財政、稅務等部門加大工作力度,加強指導,優化服務,推動失業保險各項惠企利民政策盡快落地見效。謝謝。
主持人:謝謝吳局長的回答。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問答環節就到這里了。謝謝記者朋友對就業與保險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如果還有其他感興趣的內容,會后可以同我們相關部門聯系交流。再次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